6月27日上午,我校与东莞市斯耐克数控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称“斯耐克”)联合共建的“广轻大斯耐克大湾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培训基地”揭牌仪式在东莞厚街举行。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厚街分局副局长李妙华,学校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陆英杰、智能制造与装备学院院长张友能,斯耐克公司董事长荣伟出席并为基地揭牌。
李妙华在致辞中表示,东莞市作为大湾区重要的产业集聚地,随着产业的快速升级,数控技术人才供需矛盾日益凸显,高素质、专业化的智能制造人才已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。基地的建成恰逢其时,不仅是校企双方深化产教融合、实现优势互补的创新实践,更是破解人才瓶颈、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。荣伟表示,依托广轻大深厚的教学资源、完善的教育体系与优质师资,以及斯奈克在数控行业搭建的每年超6000人的就业岗位需求,共同探索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新模式。

张友能院长在揭牌仪式上指出,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,机电数控与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缺口显著。按照教育部等十四部门《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》及《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》的要求,联合学校各方优势资源,创新打造“理论学习、实践操作、实战演练、就业推荐、学历提升”五位一体的职业培训体系,践行基地的“精准定位、精准培养、精准输送” 的人才培养目标。
随着红绸落下,以“技能+就业”为导向的培训正式启航。培训基地精心设置了初级、中级和高级技能就业班三种类型。初级技能就业班为期 1 个月,首周在学校开展基础理论教学,后 3 周在企业进行实操实训及就业推荐;中级技能就业班时长为 3 个月,首月集中于学校进行基础理论教学,后 2 个月在企业开展实操实训及就业推荐;高级技能就业班则为期 10 个月,其中 7 个月在学校教学,后续 3个月在基地深化培养及就业推荐。这种分层次、精细化的培训模式,旨在针对性提升学员的核心技能,精准满足珠三角智能制造企业的用人需求。这是我校“三定四建五强六精准” 社会培训模式的又一创新性落地,将为大湾区智能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。

体顶端斯耐克总经理张薇,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王瑶,校长办公室、校企合作办相关人员及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仪式。